遇到老人倒地,是上前救助還是悄悄離開?10月27日起,有多家媒體報道稱,長沙市芙蓉區迎賓路人行道,一名老人暈厥倒地後,49名路人從其身邊路過,沒有一人上前救助或撥打電話報警。這讓不少人感慨:長沙人真的這樣冷漠嗎?28日,瀟湘晨報記者走訪瞭解到,15歲少年賴雨洋是“49人”中的一員,在發現老人出事後先後撥打了120、110報警求助。(10月30日湖南經視)
  倒地老人、路人、無人施救,再輔以令人尷尬的數字,雖然後來被證實15歲少年選擇了報警求救,但這依然不妨礙又一個關於“扶不扶”的發生,似乎又足以將一個悲劇同以往一樣,上升到道德滑坡的問題。或許可以存在這樣的假設,如果老人早一點得到了救助,結局會完全不同,或許在49個穿梭的人影中,真的有冷漠的不屑和無視,但是,這真是一個“人倒了咱不扶,這人心不就倒了嗎?人心要是倒了,想扶都扶不起來了”的問題嗎?
  無意於為當時的行色匆匆者進行道德上的背書,無論如何,這起悲劇的發生,所映射出的,的確是一種現代社會病癥,但是,它不應該是一個泛道德化的問題,如果將此上綱上線到道德審判上,進而對他人進行道德污名化,這恐怕也是有失偏頗的。
  一如即便監控中的有圖有真相,也會發生事實性失真,儘管這並不能對整個事情進行道德性加分,但依然可以說明個體性選擇的存在,更遑論是關於一個群體的道德想象,唯有將事實置於當時最真實的場景,唯有從不同的橫切麵去審視,或許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。正如曾報警求助的高中生所言,當他看到倒地的爺爺,便曾以為爺爺是累了才在地上休息會。一個合理存在的聯想是,在匆匆而過的人群中,又有多少人是有著這樣的猜想呢?再者說,倒地老人甚至可能是在一些人的盲區中。
  即便是在道德範疇內的打量,倒地的老人,也如一枚道德多棱鏡,映射出的是路者的複雜心態。根據心理學的研究,每個人在主觀意願上有幫助他人的需求,但是,當這種需求遭遇難以規避的風險,或者是不良回報時,如何避險,會成為從眾心理下的選擇。於此而言,是否施救也可能是一個關於道德恐懼的問題,而這種恐懼的紓解,所需要的乃是制度救濟的完善和救助技術常識的普及。
  總而言之,道德的重建,依然是一個值得鄭重其事的話題,但也不應把任何事進行泛道德化聯想。
  文/高亞洲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是否施救不應是個泛道德化的問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13eijmh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